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核醫學科前身為1958年創立的同位素室,現已發展成為獨立的專業科室,工作內容包括放射性核素顯像、放射性核素治療及體外放射分析?,F有醫生、技術員和護士19名,其中高級職稱3人,中級職稱9人,初級職稱7人。目前科室具有PET/CT 1臺、SPECT/CT 2臺、雙光能X線骨密度儀1臺。開展核素顯像30余種,年檢查例數上萬人次。
目前核醫學科影像診斷水平位于全國前列,除將18F-FDG PET/CT用于腫瘤顯像外,對于炎癥性疾病的診斷與鑒別診斷,特別是不明原因發熱的病因學診斷中的應用位于國內領先地位。2017年及2018年核醫學科連續舉辦了兩期國家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PET/CT 用于不明原因發熱診斷研討會》,受到業界廣泛好評。由我院核醫學科牽頭的PET/CT用于不明原因發熱診斷的全國多中心研究取得重要研究成果,相關文章發表于核醫學國際頂級雜志EJNMMI。
核醫學科多年來一直承擔北京大學醫學部八年制及五年制學生的教學工作,以及研究生和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工作,特別是在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中取得了卓越的成績。歷年來在我基地培訓的醫師參加北京市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考核的通過率始終為100%。同時,在多次北京市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的動態評估中,我基地均名列前茅,在2017年更是獲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績。
核醫學科主編和參編了10余部教科書,發表多篇高水平教學文章,并在2017年推出“核醫學住院醫規培”公眾號,每周推出一期核醫學教學病例,至今已經超過120期,受眾范圍覆蓋全國,具有較高的業內影響力和知名度。
核醫學科與臨床科室緊密合作,從臨床實際問題出發深入研究,發表多篇臨床研究及報道。近五年核醫學科在國內核心期刊發表文章20余篇,SCI文章4篇:
18F-FDG PET/CT in fever of unknown origin and inflammation of unknown origin: a Chinese multi-center study. Eur J Nucl Med Mol Imaging, 2019, 46: 159-165.
從試卷分析談核醫學教學質量改進[J]. 中國高等醫學教育雜志,2019(2):53-54.
18F-FDG PET/CT in a patient with pregnancy and lactation-associated osterporosis. Clin Nucl Med, 2018, 43(10): 742-743.
18F-FDG PET/CT對急性白血病髓內及髓外復發的診斷.中國醫學影像學雜志,2018,26(2):140-143,147.
干燥綜合征患者唾液腺攝取及分泌功能評價最佳參數選擇.山東醫藥,2018,58(11):74-76
Multiple values of 18F-FDG PET/CT in idiopathic inflammatory myopathy. Clin Rheumatol, 2017, 36(10): 2297-2305.
急性白血病髓外復發時的18F-FDG PET/CT特點分析.中國醫學影像技術雜志,2017, 33(12):153-157.
18F-氟代脫氧葡萄糖 PET/CT在發熱待查患者中檢出復發性多軟骨炎的應用價值. 中華風濕病學雜志, 2017, 21(12):50-51.
核醫學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難點與對策. 中華醫學教育雜志, 2017, 37(4): 615-618.
18F-FDG PET/CT在疑診起搏器置入相關感染的定位及病因學診斷中的應用. 中華核醫學與分子影像雜志, 2017, 37(5): 284-288.
脂質肉芽腫18F-FDG PET/CT顯像一例. 中華核醫學與分子影像雜志, 2015, 35(6): 500-502.
Rotor綜合征肝膽動態顯像1例. 中國醫學影像學雜志, 2015, 23(2): 127.
Bone uptake of Tc-99m MIBI in patients with hyperparathyroidism. Ann Nucl Med,2014;28:349-355.
空洞癥合并Charcot關節病1例. 中國醫學影像學雜志, 2014, 22(7): 499-500.
視頻腦電結合半定量分析的腦血流灌注顯像定位致癇灶, 中華神經外科雜志, 2014, 30(6): 604-607.
99Tcm-MDP SPECT/CT顯像用于骨肉瘤肺轉移的診斷, 國際放射醫學核醫學雜志, 2014, 38(3): 148-151.
石骨癥伴下頜骨骨髓炎99Tcm-MDP與18F-FDG顯像一例. 中華核醫學與分子影像雜志. 2014,34(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