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里通過視頻‘看專家’太方便了。專家視頻面對面交流,病情說得明白,專家仔細耐心,跟在線下就診也沒什么兩樣的?!崩钕壬哪赣H之前就在人民醫院看過病,最近到了復查的時間,在看到網上的義診消息后,便第一時間報了名。
“專家指路,讓我們少走彎路啊?!眮碜郧嗪5男●T家長感概道,“郭衛教授一號難求,可是孩子的病耽誤不得,今天聽完專家意見,我們更清晰了看病的思路,準備來京繼續治療?!?/span>
2022年8月19日中國第五個醫師節,早上8:30,位于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科教樓六層的互聯網醫院診室熱火朝天?!氨本┐髮W人民醫院互聯網醫院”(以下簡稱“互聯網醫院”)義診活動正在火熱進行中。由院長王俊院士領銜,24個學科,44位專家為百姓提供免費線上義診,“人民”專家以特別的方式慶祝自己的節日,在“云端”崗位上度過了一個充實而有意義的節日。義診活動受到廣大市民和患者的踴躍參與,反響熱烈,19號上午,近500人次的患者接受“云端”互聯網診療服務。
外地的患者薛阿姨罹患早期肺癌,一年前慕名來在人民醫院完成了手術,原本計劃今年夏天要來北京復診。但是當地疫情突如其來,后續治療也就此受到影響。8月初,當她在接到醫師節互聯網義診的消息后,激動不已,馬上讓兒女幫她在網上進行了預約。今天她與她的主刀醫生胸外科的周健副主任醫師如約在“云”端見面。經過一番細致的詢問與檢查結果分析,周醫生告訴薛阿姨,她病情比較穩定,可過三個月再來京隨訪。擔心糾結了數月的薛阿姨和兒女隔著屏幕對周醫生連聲道謝。
風濕免疫科的何菁主任接診到一位幾年前在看過醫院風濕免疫科門診的患者,當年患者在人民醫院接受治療后感覺有所好轉,便回家一直自行服藥,但最近病情加重才又想起來問診。“很多患者對于看病有誤區,認為病情控制住了持續吃藥就可以。其實這是不對的,很多指標需要持續監測,定期復查?!焙屋贾魅谓忉尩?,“互聯網醫院對于這些患者來說不僅僅是問診,我們可以對他進行持續科普和提醒,并且可以隨時給予指導?!痹诤屋贾魅蔚慕ㄗh下,患者表示會先在當地醫院接受檢查后再次復診。
“互聯網醫院讓本來需要來院就診的患者,足不出戶就可與專家在線‘一對一、面對面’溝通,實現線上、線下服務一體化。推動互聯網醫院建設,不但解決患者便捷就醫問題,還可以促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及緩解醫院線下門診壓力,拓展線上醫療服務空間,切實改善醫療服務質量。”在通州院區進行互聯網義診的王建六副院長表示。
2020年8月,“北京大學人民醫院互聯網診療”順利通過市衛健委的專家評審取得診療資質。2021年2月一期上線(試運行),同年6月正式獲批“互聯網醫院”,通過“一醫一患”無接觸視頻問診模式,基本實現醫患雙方“點對點”個案病歷交互、歷史就診記錄調閱、開具檢查、檢驗、住院憑證及處方、繳費、預約、藥品配送等服務。同時,為提高患者診療連貫性,將“互聯網醫院”號源與實體門診資源“串聯”,實現線上和線下“診間預約”聯動,實施精準同質化預約診療體系,為患者帶來更多高效便捷的醫療服務。截止2022年7月底,“互聯網醫院”注冊患者用戶已達159643人次,20個學科278名醫師提供互聯網醫療服務,其中副高及以上職稱177名(占六成多,64%)。
病人通過手機、電腦進入小程序,登陸驗證后就可以挑選自己需要的板塊,包括在線咨詢、用藥咨詢、預約掛號、在線復診、藥品配送,與醫生的視頻接通后,通話咨詢,由醫生開立處方、檢查單、檢驗單,患者進行支付、預約和星級評價,此過程與線下同質化的醫療服務,讓患者在家就能看專家,更高效便捷。
(供稿:宣傳中心 鐘艷宇、張賀 責編:李楊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