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10日13:30,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在科教樓三層陸道培學術報告廳開展“深學細悟 求真力行”干部職業素養與能力提升培訓系列講座。
北京大學國際合作部部長夏紅衛應邀作了題為《從北大國際交流看外事禮儀》的專題報告。
醫院領導,黨委委員,臨床醫技科室正副主任,護士長,行政職能處室科級以上干部,黨支部書記,黨支部委員,團委委員,團支部書記,民主黨派代表,入黨積極分子,外事聯絡員等200余人參加培訓。培訓由王天兵院長助理主持。
王天兵院長助理指出,近年來醫院以實施“111人才學科規劃”為“人才戰略”著力點,資助中青年學術骨干出國培訓,這些舉措都與國際合作密切相關,同時也反映出醫院在國際交流方面的大量需求。如何在對外交流中把工作做到位而不越位,需要嚴格把握好外事的分寸。醫院外事接待禮儀恰是國家外事禮儀的縮影。醫院中層干部在醫院管理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干部的素質能力和管理水平直接影響著醫院的整體建設和發展。今天特邀北京大學國際合作部部長夏紅衛研究員做專題講座,希望各位中層干部結合醫院工作實際,深入思考理解,融會貫通,不斷優化管理。
夏紅衛部長長期致力于跨文化沖突與溝通、高等教育國際化以及大學的國際交流與管理,他根據自身的多年工作經驗,圍繞北京大學國際戰略、外事禮儀注意事項、北京大學國際交流具體案例三大方面,講述了北京大學二十年來的國際交流戰略和外事原則。不同于一般枯燥無味的干部培訓講座,夏部長風趣幽默的講話和生動的案例展示使現場不斷響起陣陣笑聲、驚嘆聲和熱烈的掌聲。
夏紅衛部長在講座中指出:北京大學的國際化戰略全球布局一直秉持“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戰略原則,目前已同全球61個國家和地區,384所高校和機構進行國家合作,建成以Facebook、Twitter等六大傳播媒介為代表的國際化戰略傳播矩陣。全球合作網絡的搭建,有助于北京大學打造全球人才高地,建立國際育人體系,促進國際文化傳播,對學校發展有深遠而重大的意義。
隨后夏部長從文化的互動性、交流的主動性、信息的選擇性、對象的個體性和執行的靈活性等幾方面詳細講述了國際合作交流時的外事禮儀和跨文化對外交流傳播的注意事項,并通過詳實的案例介紹了服裝、語言、表情、舉止、談判、禮物饋贈、宴會、拍照這八大方面的禮儀要求。
在夏部長的講述中,從1998年美國前總統克林頓訪問北大演講防彈講臺徽標更換的洽商,到2006年法國前總統希拉克訪問北大演講遇到的“一杯水”插曲,從2011年德國總理施羅德訪問北大時專備的“墊腳臺”,到2015年瓦努阿圖總理薩拖?吉爾曼在北大人民醫院饒有興致的模擬腹腔鏡操作首秀,再到2017年比爾?蓋茨訪問北大時收到球星簽名乒乓球拍的驚喜,一位位耳熟能詳的國家政要、國際名人,一段段北京大學二十年國際交流中鮮為人知的見聞軼事,令現場聽眾興義盎然,其中蘊含的北大外交禮儀原則和處理方式更是發人深省。
精彩的講座結束后,大家就外事接待中實際遇到的問題踴躍提問。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一直以來高度重視醫院職業素養與能力提升建設,醫院全員化、常態化、多元化、縱深化的的各類學習培訓“永遠在路上”。提升干部的職業素養與執行力,是醫院練好“內功”,提升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吧顚W細悟、求真力行”干部職業素養與能力提升培訓系列講座,在以知促行、以行促知、知行合一上下功夫,凝心聚力、求真務實,切實著力于醫院內涵建設和戰略落實,在推動醫院全面發展的道路上奮勇向前。
附:
夏紅衛,博士,研究員,現任北京大學國際合作部部長暨港澳臺辦公室主任,北京大學國際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學區域與國別研究院副院長,中國高教學會引智分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主要研究領域包括:跨文化沖突與溝通、高等教育國際化以及大學的國際交流與管理。
(供稿:宣傳處 趙婉辰、樊婧婧 責編:汪鐵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