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末初秋,正是雪域高原最美好的季節,新冠肺炎疫情卻突然襲來。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遠在西藏自治區開展醫療援助的任務的“人民人”迅速行動,投入到這場沒有硝煙的戰斗中。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第七批“組團式”援藏醫療隊重癥專家趙慧穎、第八批“組團式”援藏醫療隊重癥專家呂杰在人民群眾最需要的時刻挺身而出,以實際行動為人民群眾筑起疫情防控安全線。
臨危受命 建設定點醫院重癥病房
西藏自治區快速行動,確保疫情防控工作有力有序有效開展,設立了8家定點醫院和13家定點發熱門診,確定西藏自治區第三人民醫院為定點救治醫院。
8月13日,即將結束援藏工作返京的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第七批“組團式”援藏醫療隊重癥專家趙慧穎副主任醫師,受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委派,支援西藏自治區第三人民醫院重癥監護室建設。
作為重癥救治專家,趙慧穎長期工作在重癥醫學臨床一線。2021年7月,作為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第七批“組團式”援藏醫療專家抵藏,開啟為期一年的醫療援藏工作。一年來,帶動西藏自治區人民醫院在重癥感染、膿毒癥、重癥鎮痛鎮靜、機械通氣治療、重癥腎臟、重癥神經、多器官功能衰竭等急危重癥診治方面,取得長足進步。
8月,正是兩批援藏醫療隊壓茬交接,第七批援藏醫療隊即將凱旋的日子。
“本來計劃站好最后一班崗交接好工作,和大部隊一起返京,也已經計劃好返京結束隔離后的工作和生活安排,想好好陪陪家人和兩個孩子?!壁w慧穎醫生坦言。盡管疫情的到來打亂了所有的計劃,但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一名醫務工作者,趙慧穎毫不猶豫沖到戰“疫”最前沿。
接到抗擊疫情任務后,趙慧穎立即趕往定點醫院,全身心投入到定點救治醫院重癥監護室建設工作和重癥患者救治工作中。組建醫護團隊,合理配備醫生護士,制定規范流程,梳理盤點藥品、耗材、器械,趙慧穎馬不停蹄多方奔走。同時,對于收治的重癥患者立即給予及時有效的救治。
“在高原缺氧的環境下,新冠肺炎患者更容易往重癥方向發展,甚至出現高原心臟病、臟器衰竭等急危重癥?!?/span> 趙慧穎帶領團隊按照第九版指南進行規范化治療、規范化抗病毒治療、規范化氧療、規范化護理。任何一個小小的缺氧打擊,都有可能導致治療失敗,包括氧合、心率等細微指標變化都需要仔細斟酌。無論是病房管理、還是治療方案制定,趙慧穎醫生都事無巨細、嚴謹認真地逐一落實,每天連續工作十幾個小時,回到閉環管理的駐地賓館已經是半夜,短暫休息后,第二天一早又準時出現在病房里。
在平原地區穿防護服、戴N95口罩都會感覺到非常憋悶,在高原缺氧的西藏,就更是困難。再加上持續高強度工作,盡管趙慧穎已經在西藏適應了一年,仍然經常出現嚴重缺氧的癥狀,頭暈、心慌、冷汗淋漓,眼前一陣陣發黑,嚴格感染防護下,無法摘掉口罩吸氧,她只能堅持。即使這樣趙慧穎醫生仍然堅持每天逐一查看病人,從器官功能支持、氧療與呼吸支持、循環監測與支持、營養支持等細節方面不斷優化救治方案,用科學監測、生命支持與精準救治,盡可能地保護器官儲備功能,為患者恢復自身力量抵抗疾病爭取時間。
電話里的趙慧穎醫生的聲音顯得疲憊,但又很興奮:“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治療,我們收治的11例重癥患者各項生命體征平穩,病情穩定。有3例已經康復出院。這是最讓我們欣慰的事情!”“我可能不是一個好媽媽、好妻子、好女兒,但我覺得我應該是一名好醫生。這里的病人需要我,我選擇留下,無論克服多少困難,一定要圓滿完成任務!”
走遍邊境 指導疫情防控
呂杰副主任醫師是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第八批“組團式”援藏醫療隊的隊長,是重癥醫學科的骨干力量,重癥救治經驗豐富。7月27日,到了西藏自治區人民醫院后,立刻開始熟悉環境,與同在重癥醫學科支援的上一批隊員趙慧穎進行交接,投入科室的工作。
西藏疫情發生以后,西藏自治區衛生健康委第一時間成立了疫情應對處置工作領導小組、醫療救治專家組、預防控制專家組和組團式援藏專家組。呂杰醫生接到疫情防控督導任務,他毫不遲疑,立刻參與到抗疫工作中。
從8月12日開始,呂杰醫生跟隨自治區黨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汪海洲,自治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紀國剛到山南市開展防疫督導工作。
山南是邊境城市,10天里,呂杰已經走遍了西藏的邊境地區:浪卡子縣、洛扎縣、錯那縣、隆子縣等邊境縣城,馬不停蹄地巡視了50多個交通卡點、7個定點醫院、5個邊境村、12個集中隔離點、4個防疫物資倉庫……在巡查調研中,專家組深入了解疫情防控工作開展情況,掌握醫療管控、重點區域管控、邊境口岸管控等情況,就疫情感控、流程等方面的問題及時進行指導,降低傳播風險?!斑@兒因為海拔高,患者有可能容易發展成重癥,所以預防措施很重要,出現陽性病例要早發現,早治療,減少重癥病例。下一步,我們將在國家衛健委和西藏衛健委的指導下,進一步加強隔離管控措施,盡早做到社會面清零,降低感染傳播風險,嚴控醫院內及管理工作人員感染。同時加快山南市的方艙醫院建設,保障新冠患者救治?!眳谓苷f完,又立刻投入了工作。
巡查督導地點普遍海拔4300-5300米。這對于剛到西藏的呂杰來說,不僅是工作上的勞累,更是身體上的挑戰。呂杰一到西藏就有較強的高原反應,心率加快,經常到130次/分,也經常頭疼、失眠。他每天靠吃止疼藥、安眠藥才能扛過漫漫長夜。短短半個月,他已經瘦了15斤。“身體上的不適都是可以克服的?,F在西藏疫情防控處于關鍵時期,讓我參與疫情防控,是國家和組織對我的信任,能用我的專業和經驗為抗疫、為西藏百姓做點實在的事情,既是我的本職工作,也是援藏醫療隊的初衷。”
“人民人”奮戰在雪域高原抗疫一線,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和醫療救治,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力量。
(供稿:宣傳中心 李楊樂 責編:汪鐵錚)